袁像银圆产量/版式
袁大头的历史
辛亥革命以后,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,聘任内阁总理大臣,后又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,在北京建立北平军阀政权
中华民国三年(1914年)北平政府颁发了《中华民国国币条例》确定壹圆为国币,即本位币,重七钱二分,银九铜一(后改为银占89%)。财政部在通知所属机关的文中说:“现在新铸银币,阳面恭摹大总统五分侧面像,上列‘中华民国三年’六字;阴面嘉禾二本,左右交互,下系结带,中铸‘壹圆’二字”。由天津造币厂开铸,之后广东、湖北、甘肃、杭州等造币厂相继仿铸,并在全国流通。不久袁世凯头像银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便逐步取代了清政府发行的“大清银币”、“光绪元宝”等银币
新国币由大津造币厂意大利籍雕刻师乔奇设计制模,“阳面大总统五分侧面像,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,阴面为嘉禾二本,左右交互,下素结带,中镌壹圆二字…… 此项新币与旧日所有官铸银园,一律通用,不折不扣”。此即俗称 “大头” 或 “袁大头” 的银圆,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有重大的意义:驱逐外国银园、取代前清龙洋,完成了统一国币形制的历史性任务
袁像银圆产量
Qa | 生产厂 | 量(供参考) | 其他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天津造币厂 | 1.75 亿枚 | - |
2 | 南京造币厂 | 3.822 亿枚 | 全部为 3 年版 |
3 | 武昌造币厂 | 8121 万枚 | 3 年版,9 年版 |
4 | 杭州造币厂 | 2.2642 亿枚 | 以 10 年版为主,8 年版 |
5 | 广州造币厂 | 583 万枚 | - |
6 | 奉天造币厂 | 1915 万枚 | 均为 3 年版 |
7 | 安庆造币厂 | 121 万枚 | 8 年版 |
8 | 南昌造币厂 | 250 万枚 | - |
9 | 云南造币厂 | 17.6799 万枚 | - |
10 | 沈阳造币厂 | - | 1949年后,3年版 三角圆 |
11 | 成都造币厂 | 1490.2 万枚 | 1951年后,3年版 三角圆,背空心花版三角圆 |
本数据来源 《百年银圆》、《袁像壹圆银币版式汇考》和网络,仅供参考
袁像银圆版式
“袁大头”银元共铸有4个年号,即中华民国3年、8年、9年、10年。
共同点
- 正面均为袁世凯五分侧面像,上列纪年,背嘉禾二本,左右交互,下系结带,中铸“壹圆”二字。
不同点
- 1、纪年字书不一“中华民国三年”为6字;“中华民国八年造”、“中华民国九年造”、“中华民国十年造”多出一个造字
- 2、同一字书写不一。“中华民国三年”的“民”字有点;而“中华民国八年、九年、十年造”的“民”字均没有点
- 3、钢模制版国别不一。“中华民国三年、九年、十年”银元钢模为本国制版,而“中华民国八年造”,银元钢模为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制
- 4、正面内边齿暗记不一。国内制模的“中华民国三年、九年、十年”的正面内边齿有暗记,且一致;而英国制模的“中华民国八年造”正面内边齿没有暗记。具体区别在于:正面内齿是一粗一细。国内制模在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少“一”细齿,而英国制模却有这一细齿
- 5、外边齿不一。“中华民国三年”银元既有直线边齿,又有T字边齿,还有鹰洋边齿;而“中华民国八年、九年、十年造”银元只有直线边齿
二角银币
袁世凯像二角银币的制作年份有三年、五年、九年和十年,“二角” 就是面额的意思,每五枚 “二角” 和 一枚 “一元” 是同等面额。由于二角小银元精品铸造量小,现在是抢手货,具有较大升值潜力
袁大头版式
Qa | 年份 | 版式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1 | 三年 | 天津版 | 天津造币厂,平点年、高点年、异点年 |
2 | 三年 | 背空心叶 | - |
3 | 三年 | 挑华版 | 挑点华、挑华无挑 |
4 | 三年 | O 版 | 大肩章、中肩章、小肩章 |
5 | 三年 | 三角圆版 | 隐星肩章、浮星肩章、凹肩章大星 |
6 | 八年 | 业头华 | 告造、连口造、缺口造 |
7 | 八年 | 草头华 | - |
8 | 八年 | 田头华 | 告造、牛造、二虎把门、三虎把门 |
9 | 九年 | 细字 | 精发、中发、大肩章 |
10 | 九年 | 粗字 | 粗字(断笔中、断笔华)、7点年 |
11 | 十年 | 正版 | 正星肩章、右偏星肩章、多角星肩章、矩型肩章、多线肩章 |
12 | 十年 | 改制版 | 宽肩章、窄肩章 |
本数据来源 《百年银圆》、《袁像壹圆银币版式汇考》和网络,仅供参考
地方造币厂版式
Qa | 地方 | 版式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甘肃版 | 直笔民、曲笔民、加字甘肃 | 甘肃造币厂 1928 年开铸,三年 |
2 | 新疆版 | 凸肩章、平肩章、S 肩章 | 三年,1947-1948 年 |
3 | 海南版 | - | 九年,1949 年 |
4 | 云南版 | 全笔民、断笔民 | 三年,1949 年 |
5 | 福建版 | - | - |
6 | 山东大扣 | - | - |
7 | 大耳版 | - | 三年、九年、十年 |
8 | O 版、S 版 | - | - |
9 | 湖南版 | - | 长内齿、卷发、钢丝发 |
10 | 湘鄂赣版 | - | 三年、九年、十年 |
本数据来源 《百年银圆》、《袁像壹圆银币版式汇考》和网络,仅供参考
综合统计
综合各方统计资料,“袁大头”的总产量超过 10 亿枚,是中国近代数量最多、流通最广的银圆。同时期世界共他国家的银圆与大头相比,难有匹敌者。耿愛德估计则为7.5 亿枚以上,耿氏对我国钱币研究透而,结论亦多准确,他的这一数字尚属保守,可能耿氏认为上述 10 亿枚的统计数字中还包括后制版北洋及江南龙银而将两者剔除了
袁大头的鉴别
值得广大收藏者特别注意的是,近年来收藏品市场上“涌现”出了多种银元仿品、特别是“假袁大头”,其制作方式和工艺不惜以精工制模,以真银浇铸,以假乱真,使入道者防不胜防。所以,收藏者在收藏之前首先要练好“火眼金睛”,其办法如下:
看色泽
真银元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%左右,达到此含量的银元,色泽润白柔和;擦去污锈后,有银强的光泽。而成色低的银元或假银元,色泽暗淡,含红铜的银元带微红色,含黄铜的银元带微黄色,含白铜的银元带微青色,含铅的银元带灰黑色,含锌的银元带青灰色
听音韵
真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、柔和,感觉沉稳。含铜量高的假银元,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,含铜镀银的假银元声音尖锐短促,含锌量高的假银元声音脆而响,夹铜或夹铝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,挖补的银元声音低哑或成“哑版”